狗狗气肚脐是什么原因?
在狗的腹部中央有一个圆形或椭圆的凹陷,有时能看到里面有一个像气囊一样的物体在上下移动。这个部位就是狗狗的脐疝。 脐疝是由于犬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引起的腹腔器官通过未闭合的脐带处脱出到皮下组织形成的囊性突起物。由于脐疝的发生与脐孔未完全闭合有关,因此幼龄母犬发病率较高[1]。大多数脐疝发生在狗狗的腹部,少数发生在胸部和腰部;形状多为圆球形、椭圆形的鼓包或者可以看见内部囊状充气结构;大小从几毫米至十几厘米不等。
一、病因学
1.遗传因素
一些研究表明脐疝与先天性的胚胎发育缺陷有关。例如,Girard等发现患脐疝的小狗有7个突变型基因(T-box2C、Wnt10A、SFRP1、EPHB4、PRDM14 和HHEX),而野生型的对照组小狗没有发生脐疝 [3]。虽然这些基因的确切作用目前尚不清楚,但很可能导致脐孔未能完全闭合。另外,Nagase等也报道了脐疝与RARB基因突变相关。
2.营养因素
在胎儿期营养不良可导致小狗体质较弱及腹壁肌肉发育异常。
二、病理生理学 脐疝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脐部瘢痕组织的薄弱使腹腔内脏器由脐孔脱出形成疝囊。当腹内压升高时,肠管就会经脐孔突出于体表成为脐疝。同时由于小狗出生后缺乏自主运动和吮吸动作,腹肌力量差,腹壁肌肉尚未充分发育,也容易形成脐疝。
三、临床症状
大多数脐疝是没有症状的,只有少部分脐疝会压迫附近的肠道引起肠道蠕动减慢,从而出现食欲不振、便秘等症状。如果脐疝体积较大,且长时间不能自行愈合,可能会造成局部感染、胃肠内容物的漏出等情况,严重时会导致肠梗阻甚至死亡[5]。
四、诊断
由于脐疝是一种先天性疾病,通常没有明显的外部症状表现,因此在临床诊断上要借助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对评估脐疝的大小有一定的帮助,因为X线可显示疝囊内的游离气体。CT扫描能够更好地观察疝囊的大小、形态以及周围的组织关系并判断有无嵌顿及穿孔风险;此外还可用于判断是否合并有其他脏器囊肿及其他畸形[6,7]。磁共振成像(MRI)是目前比较理想的诊断手段,不仅可清晰地显示出腹膜腔的结构变化,而且无放射线辐射伤害,可重复性强,有利于术前确定治疗方案[8]。超声也是临床上常用的脐疝评价方法之一,其能够较准确地测量疝囊的大小,并可动态地观测疝囊的生长情况。
五、治疗
手术治疗是治疗脐疝的首选方案,手术方法包括非开放性和开放式两种。对于小于2 cm的无并发症的脐疝可采取保守治疗,如佩戴腹带或绷带以增加腹腔的压力促进疝口的闭合。
六、预防
1.防止应激反应 幼犬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较差,易受到刺激而引起应激反应,进而影响肠胃功能。因此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外界环境的变化。
2.加强营养 做好日常的饲喂工作,避免营养不良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