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小猫能打针么?
不能打,疫苗在猫成年之后注射效果才是最好的! 很多铲屎官在养猫过程中都会遇到猫咪需要接种疫苗的情况。但关于“疫苗”这一概念,很多新手铲屎官却不太了解其具体的含义。 所谓“疫苗”,其实是指利用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或其毒素,使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反应,从而建立起一种“主动免疫”的过程和机制。
也就是说,通过疫苗接种让猫咪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当病原体侵入机体时,免疫细胞即可识别并清除之,从而使机体获得免疫保护。 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不同,疫苗可分为细菌类疫苗、立克次体类疫苗、病毒类疫苗;根据接种途径分为口服疫苗、注射疫苗。 而我们临床上常用的疫苗主要是指病毒类疫苗,包括狂犬病疫苗、犬瘟热疫苗、传染性肝炎疫苗等等。
其中,狂犬病疫苗又可分为咬伤疫苗(被动免疫制剂)和暴露后疫苗(主动免疫制剂)两种。 大多数的病毒类疫苗需要接种2-3针,每针间隔15天左右。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何种疫苗,在接种期间均应定期注射,不可中断。
虽然多数的疫苗都需要接种2-3针,但是对于预防疾病的效果,并不一定保持3年。具体情况还应参照疫苗说明书。例如,进口的英特威四联苗预防感染有效期是3年,而进口的大品牌狂犬疫苗,预防效果也是3年左右。 当然,如果疫苗注射时间未到,或没有注射完规定的针数,应尽可能继续完成疫苗注射程序,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防护效果。
一般情况下,接种疫苗后,机体可以获得相应的免疫力。但也有极少数的例外情况,例如,某些细菌可以在接种后,暂时进入细胞内躲避抗体攻击,过一段时间再释放出来,导致发病。所以,并不能说接种了疫苗就一定不会生病,但这却是最好的预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