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格拉斯拉布拉多?
我是学物理的,对量子力学有些了解;拉布拉多和道格拉斯到底谁是对的这个问题太宽泛了,我在这里只能谈一些最有限的知识。 首先,我们学习量子力学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先入为主。所以我们先来摆事实,讲道理。再来说一下我的看法。 如果说拉布拉多的理论有什么事实根据的话,那就是电子在晶体中的运动其实是一个概率,而不是一个确定的位置。这一点可以利用波函数来解释(具体的原理可以参看我的另一个答案)。如果在一个晶体中找到一个电子,把它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然后测量它的状态,发现它处于任一可能的状态的概率都是1/2。这似乎符合我们对微观事物的认知——粒子具有波动性。 但是如果我们这样想,道格拉斯的理论也就有了一丝成立的可能:将电子的运动分解为无数的小片段,每一段内电子的状态必然是确定的,总效应下来电子似乎确实不存在于某一特定位置。但问题在于,这样的分割是人为的,分割的边界在哪儿呢?
以水为例,将水分子拆开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计算它们的轨道,然后再把两个原子重新组合起来得到水分子,这样做是不现实的。所以当我们谈论“电子在晶体外某处运动”时,究竟是在说什么? 其次,我们再来看拉布拉多所持的观点,他的观点之所以站不住脚是因为他忽略了一点:当观测电子的位置时,我们实际上也观测到了电子的运动。比如说,若以氢原子为例,当我们观察到氢原子处在基态时,我们也得知核外电子运动的轨迹。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运动,电子也不可能存在。
总之,就我所知,拉布拉多和道格拉斯都认为电子有波动性且认为其位于某种介质中(不然也不会讨论晶体内和晶体外的运动了),但是拉布拉多认为这种波动性和介质存在的形式有关,而道格拉斯认为这种波动性是一种相对论效应。就我个人而言,更倾向于道格拉斯一些。 最后说一下我的个人看法。我觉得他们争论的点其实并不重要,因为我们不可能真正区分晶体内部和外部电子的运动形式。从实用主义的角度讲,我们在考虑晶体中的电子运动时,把晶体看作是一整个固体就可以了,不需要考虑内部电子的运动具体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