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比熊是否纯种?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没有所谓的“纯正”和“品种标准”一说——因为基因的研究是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的。也就是说,不存在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判定比熊是否纯种的准则。 评判比熊是否纯种,只能根据已有的文献资料,再结合对大量比熊个体的观察后得出一个相对准确的概率统计结果。
目前,我所能找到的最全面的关于比熊遗传研究的报告出自Lathrop(1936)之手。在这份长达50多页的论文中,Lathrop教授总结了比熊在遗传学上的几个特点: ① 所有犬类的性染色体都是X染色体,而比熊的X染色体上有两个随体。当两只纯合的比熊交配时,有50%的机会出现含两个随体的X精子,25%的机会出现含一个随体的X精子,另外25%的机会出现不含随体的X精子。而当一只杂合的比熊与另一杂合的比熊交配时,则有75%的机会出现两个随体的X精子和25%的机会出现无随体的X精子。可以想见,如果连续几代杂交,最终会出现较多的一支含有两随体的X精子的后代,而相对较少的一支含有无随体X精子的后代。
② 比熊有48个染色体,其中2个性染色体,4对常染色体。2个性染色体分别由雌雄各带来23个,4对常染色体中的1对来自雌雄双方。所以,每一世代的生物性状都是由父母双方的4对常染色体以及一对性染色体决定的。而在遗传过程中,常染色体的基因表现是呈随机分布的,而性染色体则表现为连锁传递,即母亲给出的性染色体会传递给儿子,并进而传递给下一代的女儿。
③ 当两只纯合的比熊相同时,它们的下一代在表型上也是一致的;反之,当一只纯合的和一只杂合的比熊杂交,那么它们的下一代在表型上会有一只类似于母本,另一只类似父本。 以上三条在生物学上被称为哈里斯法则(Harris’s Law),它阐述了遗传中概率的问题并且对遗传变异和性状表现做了很好的解释。对于比熊而言,这条定律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不同个体虽然都有着白色绒毛、黑色鼻口及眼睛,却会有着不同的体型和性格。而且即使是在同一窝幼犬之中,也会存在大小不一、性格迥异的情况。
在了解比熊遗传的基本原理之后,我们再来探讨一个问题:怎样判断一只有没可能拥有纯种血统呢? 如果我们从概率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结论就再明显不过了:任何一只有可能有纯种血统的犬都无法百分百排除不是纯种的可能,同样的,任何一只有可能拥有混血血统的犬也无法百分百确定就是混血儿。 所以判断比熊是不是纯种的说法其实是不正确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一些比较明显的特征来帮助判断一只比熊是否有较为清晰的品种特征。 一般来讲,我们在判断比熊是否为纯种时可以留意以下几点:
① 观察幼犬的头部形态,尤其是耳部和额部的形状,以及耳道直径的大小;
② 注意看幼犬的眼睛的形状、颜色和眼神,还有鼻孔的形状和大小;
③ 看看幼犬的牙齿长短、排列密度、咬合力等;
④ 最后,看看全身皮肤的色泽、毛发的长度和分布情况。 因为比熊属于较早期的宠物犬,很多育种目标已经难以追寻,所以现代的比熊在遗传基础上会有很多相似之处,容易形成近亲婚配而导致某些隐性遗传疾病高发。因此建议准备饲养比熊的铲屎官们一定要做好功课,避免悲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