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身上有哪些细菌?
一、细菌,分为两大类: 寄生(Parasite) 和 共生物种(Commensal) 二者区别在于: 寄生细菌通过直接摄取宿主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长,一旦条件适宜,它们就迅速繁殖并引起疾病; 而共生物种菌并不依赖宿主的营养而单独存活,当外界环境不适合时,它们的增殖速度会减慢或停止。 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都是指那些尚未在实验条件下证明其致病性,或者是虽能导致某种临床症候群出现,但还不能完全肯定病原菌就是致病菌的细菌种类。也就是说,对于上述两类细菌,目前尚无法确定它们是否会引发疾病。有必要加强观察和研究,进一步确认其致病菌的地位。
二、常见细菌感染及预防用药 1.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
本病是侵害幼犬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原属副黏病毒科,犬瘟热病毒属。病兽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给人的病原体。主要感染眼结膜、鼻腔黏膜和胃肠道黏膜。 临床表现以急性胃肠炎和中枢神经系统病症为主。患犬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厌食、呕吐腹泻,严重时会发生休克、昏迷,病死率极高。 本病的预防措施主要是隔离病犬,做好犬场的卫生消毒工作,及时接种犬瘟热疫苗。
2.细小病毒(Pocket virus) 又名小儿麻痹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的成员。主要侵犯幼年狗狗的消化道,导致炎症反应,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临床表现以胃肠道功能紊乱为主,包括厌食、腹泻、呕吐等,重者可能出血脱水,预后不良。 本病无特效治疗药,一般采取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防止幼童接触患病狗是最好的预防措施。
3.蛔目(Enterobios) 寄生虫中的大肠埃希杆菌,是人和动物消化道内正常菌群的一部分,正常情况下不会引起发病。但当环境改变时,如胃酸分泌不足,抗生素滥用等,该菌可以从肠道逸出,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全身各器官组织病变,症状明显。 急性肠炎型临床表现为呕吐、腹泻、粪便稀薄如水样或粘液脓血样。急性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意识模糊、烦躁不安、痉挛等症状。
对蛔目的防治关键是避免误食染菌食物,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勤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