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动物身上发热?
首先,人体温为36.7℃(平均值为37℃)是相对稳定的,但人体在环境温度不同的情况下,生理反应是不一样的。 人体对环境温度的反应是通过大脑和下丘脑的温度感受器实现的。这些感受器能够感受到温度的变化,然后将信息发送到相关神经组织,最后产生冷、热信号来告诉机体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夏天在户外锻炼的时候,人们会出很多的汗;而在冬天里,即使是不运动,身体也会通过增加产热的方式来维持体内的温度。
目前发现的不通过出汗来调节体温的动物有:海蜇、水母等腔肠动物,以及青蛙、蝾螈等两栖类动物。而鸟类、哺乳类等动物都是通过出汗来调节的。 所以你看,水母好像是没有“皮肤”的,但它却可以蒸发汗液来散热。 而蜥蜴这类冷血动物,它虽然可以通过肌肉收缩来产生热量,但是它们却不能主动调节体内产生的热量,只能被动地通过环境温度的变化来刺激体内新陈代谢的速度,进而影响产热。
所以你会发现,如果将蜥蜴置于寒冷的环境中,它的代谢速度反而会减慢,从而产生很少的热量,最后导致体温下降。 除了以上介绍的这些动物外,还有很多动物都拥有类似人的“恒温功能”。这个功能的实现是通过调节内分泌系统来控制肌肉细胞的代谢过程,进而达到调节产热的目的。很多哺乳类的胎儿在出生前就拥有了调节产热的本领,而人类则是终生都具有这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