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为什么不能多喂发酵草粉?
这个问题涉及到一个专业术语——“耐粗饲”,说的是家畜对粗饲料的利用率。 粗饲料一般指营养价值低、不易被动物消化液分解的植物性饲料,主要包括秸秆类(稻草、玉米秆等)和青草类(燕麦秸、甘薯藤等),以及一部分粗纤维含量高的块根块茎类(马铃薯、胡萝卜等)。由于营养价值较低,粗饲料必须补充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才能被充分利用。 而发酵过的草粉,虽然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有所提高,但钙磷含量变化不大;未经发酵的草粉则含有较丰富的钙磷元素。
因此从营养学角度看,发酵过草粉的营养价值高于未发酵草粉,但是二者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 所以根据二者的营养价值,我们大致可以做出如此判断:对于耐粗饲能力差的动物(如兔),应优先饲喂未发酵的草粉;对于耐粗饲能力强的动物(如牛、羊),则可以适量增加发酵过的草粉的饲喂量。 然而事实情况远比理论复杂。因为动物的肠道长度有长有短,消化液的分泌有多有少,这些都会影响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效率。不同动物之间还存在遗传差异,相同环境下生长的同种动物也会有不同的消化吸收表现,而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好消化”与“难消化”的动物间产生差异性的营养需求。所以实际上我们并不能简单的依照耐粗饲能力这一指标来衡量动物的营养需求。
事实上,为了评价饲料的适口性和动物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程度,我们通常会采用“消化率”这个指标。其中“有机物消化率”反映的是动物对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这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水平,而“饲料系数”则是衡量动物对各种营养素吸收利用的程度。通过比较“有机物的消化率”和“饲料系数”我们可以比较直观的了解动物对某种食物的喜恶程度及其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情况。 当我们将目光聚焦到兔子上时,发现这个可爱的小动物有个令人头疼的特性——食糜在胃肠道中停留的时间很短,这就导致了兔子的消化道其实很难充分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有研究表明,幼兔肠道绒毛生长不完全,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更差。(关于幼兔的消化特点,可以参考我的往期文章: 为什么幼兔不能大量喂青菜? ) 兔子的胃里有寄生蛔目异尖科寄生虫,称为异尖线虫,又称海兽胃线虫。这种线虫在胃肠里以吞食方式摄食,其成虫形态与消化道内的食物形状相似,因此很容易混淆。当它混入正在消化的食物流中被运输至肠道末端时,便会引发急性炎症反应。此时如果恰好有病原菌趁虚而入,就会诱发急性炎症反应和急性肠炎,出现拉稀症状。而长期慢性炎症反应和营养缺乏会导致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等。
综上可知,虽然发酵草粉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但也由于发酵过程使得其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可溶性营养物质大大增多,容易腐烂变质产生有害微生物,从而导致兔子腹泻;同时,因为氨基酸是构成异尖线虫的主要营养物质,故过量摄入氨基酸也可能导致该虫大量繁殖进而引起腹泻。所以一般来说不建议大量饲喂发酵草粉。 但是!若用发酵草粉作添加剂的方式慢慢添加到兔子的日粮中,减少其对胃肠道的刺激,则有可能逐渐适应并适当增加采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