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獒为什么不值钱了?
一、先说说历史价格 说“以前很值钱”其实是不对的,应该说“过去能卖掉(有市场)”。因为以前养一条狗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不是因为它值不值得的原因,而是在没有实现农业机械化、没有抗生素、疫苗等条件下,人们根本没有能力养活太多(体质弱的)动物。过去能卖给别人,一方面是有人愿意养,一方面是人可以承受饲养的费用和损失。现在则是另一个情况了。
二、再来说说原因 1.引入新品种,降低繁殖难度 目前国内繁育的犬种主要以犬业协会注册的血统榜上的犬居多,而引进国外品种则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刚开始时通过空运引入,现在则主要通过海运进口。目前比较主流的是纯种斗牛犬、拉布拉多、金毛等导盲犬,还有一些其他的犬种如德国牧羊犬、杜宾犬等。这些品种的引入,使得原来相对较少的纯血系品种有了竞争者,数量上逐渐成倍增长,原来近乎垄断的市场逐渐被瓜分。以拉布拉多为例,刚引入中国的时候,是作为警犬培育的,因此最早只有军用犬粮和商品犬粮,质量好价格自然也高;后来民用犬粮出现后,价格逐渐下浮。如今更是随着无谷粮在行业内的兴起,成本本已经极其有限的纯种犬粮食价更是跌入谷底。
2.人工费用上涨 从以前的粗放型管理转变为精细化、职业化养殖,对人的依赖性也逐渐提高。从最初的一个普通农户就可以养几百只犬,发展到现在的专业养殖场也不过养几十条。而且由于宠物医疗行业的发达,当狗狗出现健康问题时可以及时治疗,大大提高了治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护理的费用。
3.疾病流行 以前由于犬龄结构的问题(大部分年龄大的老狗都会死亡),加之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传染性疾病对于犬群的杀伤力很大。所以当时如果有一条狗得了传染病,往往会对整个犬群造成巨大的威胁。而现在由于幼犬结构的改变以及防疫工作的加强,疾病的流行特性发生了改变,由之前的集中爆发转为缓慢扩散,但疫苗的投入仍旧是成本的重要构成部分。
4.消费理念的转变 以前的养犬更多的是把其当成一个看家护院的工具,如今的养犬则是更偏向伴侣动物的属性。因此对犬只的要求也从以前是否乖僻、是否护主,转化为是否听话、是否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