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吃巧克力有什么危害?
作为一个“重度巧克力中毒患者”,我可以很认真的告诉你,巧克力的营养价值并不高。 首先我们来讲一下巧克力里面含量最高的碳水化合物——糖类。关于糖类的观点一直都有很多争议。比如以前认为吃甜食容易发胖,所以人们一直在规避含糖的糕点、饮料等等。但近年来的研究证明,并不是所有含糖食物都会让人发胖。
人体血糖升高有两条途径:一个是进食后快速的血糖上升,叫做“升糖指数”(GI);另一个是进餐后缓慢升高的血糖,称为“血糖生成负荷”(GL)。根据我国食品标签营养信息的规定,每100g食品中糖含量高于5%的就属于高糖食物了。 根据这个标准,巧克力的GI值高达74,属于高GI食物;而牛奶和水果的GI值则比较低,在36左右。但是从GL的角度来看的话,糖果的GL值却比巧克力更低。这是因为蛋白质、脂肪都可以延缓主食在小肠内的吸收,从而减慢血糖的升高速度。只要不过量,吃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并不会导致血糖大幅度升高。相反,如果能配合吃一些含蛋白质的食物,还能有效阻止餐后高血糖。
除了糖类以外,巧克力里的蛋白质含量也非常低。对于需要补充蛋白质的人来说,一天吃几块巧克力并不能满足身体需求。而对于想要减脂或者想维持体重的人来说,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包括糖类和淀粉)是会引起发胖的,而肥胖又是引起许多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所以说,从减脂和健康的角度来说,多吃巧克力确实没有多大的好处。
但是巧克力真的那么糟糕吗?其实也不尽然。因为人体有个自我调整的机制,如果长期摄入某种营养素不足,身体就会自动降低对这种营养素的利用效率,从而导致代谢紊乱。举例来说,如果人体长期缺乏蛋白质,虽然通过饮食摄取的蛋白质含量不足以达到生理所需,但身体会释放信号让骨髓等器官继续制造氨基酸,然后合成蛋白质。然而这个过程会存在障碍,身体无法完全利用这些合成而来的蛋白质,结果就会导致营养不良。这时候如果突然增加蛋白质的摄入,身体就可以立即利用这些蛋白质,防止出现营养不良。
这就是身体调节的功能。从这个角度来看,说巧克力毒不对,说巧克力好也没用…… 总之,任何食物都是一把双刃剑,关键看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