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见人为啥不说话?
要搞清楚八哥为什么能学人说话 这是因为八哥的舌根上方有一个突起,叫做喉上结节,在发声的时候,喉上结节会左右移动,并且挤压声带发出声音。
而它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反复训练自己的喉上结节和声带的配合度,当达到一个理想状态时,八哥就能将人类的语言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出来 如果不给八哥提供与人交流的机会,它的喉上结节和声带就会慢慢退化,最终失去学习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幼年的八哥特别爱学人说话,因为这时它们对各种声音都很敏感,很容易记住并模仿。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们的语言能力会慢慢衰退,到最后几乎不再说话 因此想要唤醒八哥的语言能力,就必须经常跟它对话,让它习惯人类的声音,否则它只会把你当成食物或者玩伴,在你面前沉默不语。
其实不止八哥,绝大多数的鸟类都不会主动和人沟通,它们发出的“咕咕”“嘎嘎”等等,是鸟类的母语,就像婴儿牙牙学语一样,是在学习人类的语言的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因为人类语言是以音节为单位,而许多动物的发音方式不能适应这种单位) 正因为如此,很多鸟类都具有了模仿其他物种的能力。
比如非洲灰鹫可以模仿人类的说话声音、汽车喇叭声以及火车的轰鸣声;
澳大利亚的黑背欧鸲能够模仿猫、狗等宠物犬吠的声音;
还有海鸥能够模仿飞机起飞的声音,然后将信将疑地飞去迎接“信件”..... 除了鸟类外,其他会学人的动物也大都有模仿能力。
比如猩猩能模仿金属器皿的撞击声,把饼干丢到水里发出响声,甚至能模仿开锁和拔插销的声音;
大象能够模仿刀叉筷子的声音,在吃饭之前表演小小的“歌舞剧”;
就连小蜜蜂也有模仿能力,能够模仿电锯的声音来吓唬入侵者 当然,这些都能解释为啥你不教它它就不学。可要是教了它,它为什么就学不会呢? 这是因为大部分的动物,包括鸟类在内,都是右脑比较发达,而左脑负责语言的区域则很少。
所以大多数的动物虽然拥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却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要么无法说出完整的句子,要么词不达意。 只有一些社会性较强的动物,如猿类、海豚等,才有较好的语言天赋,才能学会用语言和自己沟通交流。 但哪怕这样,语言对于它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复杂的学习过程。
举个例子,黑猩猩学习语言的方式与儿童非常类似,先是从重复他人的简单词汇开始,然后逐渐加入复杂的语句,最后才形成属于自己的语法体系。也就是说,语言对于它们来说是逐步累积的过程。 相比之下,老鼠、兔子这类啮齿目动物,不管你怎么教,它都不可能学懂一句完整的话,因为它压根就没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