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肚子里生虫和水有关系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否定的,狗狗肚子里的寄生虫一般分为体内驱虫和体外驱虫两大类。 体内驱虫主要是驱除胃肠道内的寄生虫,如蛔目、绦目的寄生虫,这类寄生虫的主要宿主是啮齿类动物(老鼠、田鼠),当这些寄生虫的幼虫在消化道里发育为成虫时,就会钻到胆道或者胃肠道壁里去寄生,这时就会引起消化道的不适,严重的会发生呕吐、腹泻。
为了预防上述寄生虫病的发生,一般建议定期驱虫。一般驱虫的时间间隔与寄生虫的种类、感染的肠道部位以及使用的药物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如果狗狗没有出过门,也没有吃过生食,都是家里喂食的话,1年只需要驱虫2-3次,而外出旅行或吃生食较多的狗则需要更频繁地驱虫。 至于虫子是如何进入消化道中的呢?这主要与进食有关。当狗狗吃了含有寄生虫的食物后,一些寄生虫的幼虫会随食物进入肠道,如果在消化液的作用条件下,幼虫成功逃脱消化液的杀灭作用,并且钻进了胆道或者胃肠道壁,则会引寄生虫的成虫阶段。
当然,有些寄生虫虽然可以在肠道内繁殖,但并不一定能形成较大的侵袭性损害,所以有的医生可能会建议减少驱虫的频率;但是一旦发现有较大量寄生虫存在时,就应该及时用药驱虫了。 一般来说,经过正规渠道购买的宠物,其体内都可能有一定数量的寄生虫,只是数量多少问题。对于刚刚购买的宠物,建议先进行必要的驱虫,再注射疫苗。
体外驱虫主要是防止体表寄生虫的侵入。因为体表的寄生虫有可能携带各种病原体,从而导致各类感染性疾病。对于已经出门的狗,应该定期做体外驱虫,一般以一个月一次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