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胡子起疙瘩是怎么回事?
狗的胡子,其实是其身体上最长的毛,通常可以用来探测和划分领土范围、检查食物的安全性以及感知周围环境等。 一些犬种(如沙皮犬)的胡子比较浓密,而一些犬种(如贵宾犬等)则没有胡子。 实际上,胡子对于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器官,甚至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首先,从嗅觉的角度来看 动物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块肉放在一个透明容器中,然后让一只小狗和其他3只小猫分别闻这块肉,最后判断它们谁最先找到这块肉。结果证明,这4只小动物中,小狗“路易斯”只用了40秒钟就找到了这块肉,而其他3只小猫用了将近4分钟才找到。 研究人员发现,路易斯之所以能这么迅速地找到那块肉,是因为它长长的胡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可以触及到肉眼看不到的微小颗粒,所以它的胡子比眼睛更能准确地为它指向美味的位置。
除了嗅觉外,胡须对听觉也非常重要。有科学家曾经对比了猫、老鼠和狗耳道的形状,结果发现,这三种动物的中耳都有类似三角形的耳道,而且这个三角形的尖都在前面,也就是说这些动物的听力都是向前看的。 这主要是因为在它们的耳朵里生活着耳螨(一种无脊椎动物),而耳螨总是喜欢把耳朵往里钻并四处游走,当它们碰到耳道上壁上的突起——就是那些看起来像小胡子一样的细毛时,就会被挂住并停止移动。所以,尽管我们看不见摸不着那些小胡子,但实际上它们每时每刻都在为我们服务。
其次,从保暖的角度来看 冬天来了,气温骤降,为了保持体温,许多动物都开始蓄须。不过你也许不知道,这些毛发中的根部的确是空的,里面含有神经末梢,能够感受外界温度的变化。即使在严冬,动物们只要感觉到外部温度有所上升,就会立即把胡子缩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