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得什么病会传染给同类?
在犬传染病中,病毒性传染病占据主导地位 这些病都有一定的潜伏期,潜伏期长短因病毒种类而异,一般3~7天,最短的2天左右,最长的达19天;某些细菌性的传染病也有相当的潜伏期,如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引起破伤风,潜伏期可长达60多天。 由于许多病毒都具有嗜神经性,当动物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菌就会乘虚而入,侵染神经系统导致疾病发生。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使用弱毒疫苗,减少应激因素,注意营养补充和休息,提高机体免疫力,以避免该类疾病的发生。 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有: 犬瘟热、细小病毒病、传染性肝炎、犬肺疫、犬脑炎、狂犬病等。
一、犬瘟热(DE)本病是犬的一种急性高热性疾病,由犬瘟热病毒引起。本病毒的自然宿主是犬,主要经消化道传染,也可经由飞沫传播。 本病潜伏期为3—7天,最长可达14天,病程一般为3—4周。该病病程具有阶段性,在病程的第l阶段,患犬发热、流鼻涕、咳嗽,眼鼻液分泌量多,严重时出现眼睑肿胀,眼球突出,结膜充血,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此期若治疗不当,将发展为第2阶段的病理变化,此时死亡率很高。 第2阶段也称“瘫痪期”,此时患犬高度衰弱,全身肌群呈抽搐状态,步态不稳,共济失调,咀嚼无力,吞咽困难,发音嘶哑,呼吸急促,脉搏细弱,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尿潴留,腹泻,粪便恶臭,脱水,消瘦,皮肤弹性差,被毛粗乱无光泽!这一阶段若及时处理,恢复良好的饮食、饮水、排泄等基本能力,则有望恢复正常,但已丧失部分工作能力,且易复发。 预防本病的关键在于严格消毒隔离,加强饲养管理,按时接种相关疫苗。对已发病的动物应立即隔离治疗,防止疫情蔓延;对病死动物应当及时深埋处理,对其排泄物、分泌物要进行消毒处理。 二、犬细小病毒病(DPV) 该病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犬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肠炎型(胃肠道粘膜损伤)和心肌炎型(心脏炎症)两种类型,而以前者更为常见。
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病动物和携带病毒的犬,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亦可通过被病原体污染的饲料、饮水感染。临床表现为呕吐、腹泻、粪便带血或有腥臭气味,严重患犬迅速消瘦,脱水死亡,死亡率极高。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包括补液、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止痛,止血,保护胃肠黏膜,控制感染等。 预防本病的关键在于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及时清除粪便中的有毒物质,并加以无害化处理;提倡自配饲料,不喂生冷变质的饲料;定期检疫、驱虫。 对已感染的动物应及时治疗,防治病情加重;在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扩大传染范围,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消灭传染源。 三、传染性肝炎(HAV)本病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以肝脏损害为主要特征,此外还可引起胃肠炎和心肌炎等并发症。
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消化道,也可以通过呼吸道、胎盘垂直传播。病初体温升高到40℃以上,病人极度乏力,厌食,精神沉郁,嗜睡,眼睛发干,畏光,看东西模糊不清,瞳孔散大或不规则,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并有流泪、流鼻涕、呕吐、腹泻等症状出现。 早期可采用支持疗法,大量补给糖盐水,同时输入新鲜血浆,以提供足够的热量和氨基酸,增强抵抗力,加速康复过程。对伴有胃肠功能的紊乱的患儿,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药治疗本病,主要是做好疾病的预防治工作。具体措施同犬瘟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