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身体长的蜱虫怎么办?
最近很多养宠物的朋友来问宠医,说自己家的宠物身上发现了蜱虫,很担心猫咪或者狗子会不会被传染。 那么今天,就来给大家具体讲讲这个可恶的寄生虫——蜱虫。
一、什么是蜱虫? 蜱(Pic)是一种体内无脊椎动物,属于寄生虫中的线虫纲异齿目蜱科,和我们常见的螨虫都属于寄生虫里的节肢动物。 目前我们研究的蜱主要是指人兽共患病的蜱,其中能感染人的有50多种,主要传播疾患40余种。该物种为重要的检疫对象,可通过机场、港口等检疫部门发现,也可通过互联网舆情监测到其踪迹。 我国已发现的蜱可分为5亚科20属108种,其中陆生78种、水生19种、鸟类30种、哺乳类7种。 二、什么样的环境适合蜱生长? 在我国,除了热带、亚热带地区外,其他各省区都有蜱分布。但不同地区的蜱种有一定的差异性,如东北的啮齿目和兔形目的蜱种数明显多于其他地区;而青藏高原则有多种特有种。 也就是说,有啮齿类的场所就有可能会滋生蜱。 而且,在合适的环境中,蜱可以以每秒2个速度快速繁殖,1只雌蜱1次的繁殖能力约为1000只,如果条件合适,它可以1天内扩大成百上千倍。 而当气温低于15℃时,蜱的生长会停滞下来。 当温度降至0℃以下时,蜱会被冻死,但如果在适宜环境中解冻后,部分蜱又可恢复活力。 所以啊,有虫不怕!冬天来了,它也得休眠了哦~ 三、蜱会传播哪些疾病? 由于蜱的嗜血管习性,它会钻到皮肤下面吸取血液,此时若皮肤抵抗力弱,就容易出现炎症反应,甚至可能引起细菌感染,导致脓肿形成。 有的蜱可携带60多种病原体,其中有14种能通过胎盘传给新生幼崽,可引起先天性感染,而导致出生动物死亡或发育迟缓。 四、如何预防蜱危害? 在我国,目前已确定的蜱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和传播(人类-蜱循环)以及间接传播(动物-蜱循环)。 预防蜱的传播与流行,要做好以下措施: ①清除居室外的杂草,消灭啮齿类动物及鸟类等,减少传染源。 ②在野外,应注意个人防护,做好四防工作,即防蜱虫叮咬、防蜜蜂蜇伤、防昆虫咬伤、防蛇咬。外出游玩穿着长裤、长袖衬衫,不要穿凉鞋。在草丛中行走应仔细检查是否被蜱虫叮咬。 ③避免在草地、树木等处长时间坐卧。 ④从事农业、野外作业的劳动者,应积极采取防护措施。 对已有感染的劳动者进行必要的治疗,以减少本病的发生。 五、已被蜱虫叮咬,该如何处理? 如果不慎被蜱叮咬,千万不要硬拽,这样很可能会让蜱虫的口器留在皮肤里。正确的做法是: 用酒精涂擦身体,使蜱自然脱落;或用烟油、樟脑球等涂抹蚊虫可能栖息的地方,驱赶蜱。 如果是野外,可以用针、铁丝等挑插在蜱的背部,使其松口,再轻轻拔出。 但切忌直接用手抓住蜱虫身体的任何部位,因为其口器可能插入皮内并有倒刺。
六、如何杀灭蜱虫? 有虫不怕,有我们在! 先用肥皂水和清水清洗患处;然后外用杀虫剂涂抹于皮肤上杀死虫子,也可以将洗发精、沐浴露等用品涂满全身,浸泡在水里半小时;最后冲洗干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