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体内驱虫药怎么喂?
体内驱虫药,一般是指用于治疗动物体内寄生虫的药物。体内寄生虫可分线虫、绦虫、吸虫和丝虫等四大类,由于种类不同适于驱除的体内寄生虫也不一样,一般注射用中药驱除体内绦虫,甲苯咪唑和槟榔可用于驱除线血和吸虫,吡喹酮是用于治疗华支吸虫和斯氏咽囊虫的常用药物。
体内驱虫药根据其剂型分为:
(1)内服制剂:包括片剂、粉剂、乳剂等一些药物,此类药物国内应用较多,使用方法也较广泛,副作用较小,比较容易被动物摄人。但是,片剂在加工制备过程中药物易受到损伤,并易产生耐药菌;粉剂在制作过程中不易混合均匀造成药物吸收量不够,且易受细菌污染;乳剂稳定性较差,高温干燥后易形成颗粒,影响吸收。
(2)外用制剂:此类驱除体内寄生虫的药物,主要有洗涤剂和喷剂两种剂型,目前我国使用的外用杀虫剂,大都为联合制剂,内含洗涤剂、防腐剂和局麻剂等。它适于刺激小,对皮肤刺激小,给药后,封盖肛门,以免舔食或污染衣物。但用药时易受药物和粪便污染。
一般常用的驱虫药和剂量如下:
(1)丙硫咪唑(复方丙硫咪唑片):犬、猫用量为10~20毫克/千克,一次口服。猪用量为150~200毫克/千克,一次口服。
(2)吡喹酮:犬、猫用量为7.5~10毫克/千克,口服。大鼠、绵羊、猪、牛、兔用量为15~30毫克/千克,口服。
(3)噻嘧啶:剂量为500毫克/千克,一次口服。
(4)硫双二氯酚(灭虫磺):犬、猫用量为8.5~12毫克/千克,口服。大鼠用量为25毫克/千克,口服。
(5)氟苯丙胺:大鼠、猫、兔每次口服5毫克/千克,狗每次口服2.5~5毫克/千克。
(6)硝胺呋呋酯:0.5~2毫克/千克,口服。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5版)规定的驱虫药使用剂量,大、小狗应减量。狗对甲苯咪唑、左旋咪唑、吡喹酮等驱虫药的敏感性较高,用药后0.5~l天即排泄除致病的蛔虫和钩虫,症状便可明显好转。一般情况下,中毒症状较轻的可不用输液治疗,予以止咳、补充水分、服用保护肝功能的药物等治疗和监护直至康复即可。
需要咨询或购买宠物药品,可以QQ我们:1131879998,或者拨打400电话6788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