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养鹦鹉吗?
鹦鹉的漂亮羽色和逗人性格,是任何鸟类无法相比的。特别是聪明伶俐、会模仿人说话,这是鹦鹉的长处,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但养育鹦鹉比养其他鸟类要麻烦和费功夫,必须做好饲养繁育中的各项管理工作。
鹦鹉的食量大,它们生长发育很快,物质代谢也极为旺盛。特别是刚离娘的幼鸟,正处在日趋增长的发育阶段,食量也特别大。由于鹦鹉的体质结实强健,抗病力强,因此,饲养鹦鹉的饲料要比其他鸟类养份高、质量好,否则,幼鸟就容易生病。鹦鹉的饲料主要是大粒的谷物,如油棕、百里香,也可喂小米、苏子、葵花子、西瓜子、绿豆、豌豆、菜青等。豆类要煮熟后喂给,青菜要在喂前洗净,并用消毒水浸10分钟。喂给鹦鹉饮的自来水也要消毒。鹦鹉食量很大,一天到晚不停地吃。刚离娘的幼鸟,一昼夜可吃30-50克食物,相当于体格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鹦鹉食后排便也多,脏乱不堪,因此喂养鹦鹉的笼子要比养其他鸟儿的笼大,要经常打扫鹦鹉窝和清洗食具、水槽,喂养鹦鹉的水槽和食具要比养其他鸟的尺寸大些。
鹦鹉生性喜欢蹦跳运动,因此养鹦鹉的笼底要做宽板,以利鸟儿在宽板上跳跃运动,以保持鹦鹉强健体格。鸟笼也不要扎得过小,要保持通风。鹦鹉的运动量大,体质结实强健,抗病力强,很少患运动器官的疾病和其他疾病。
鹦鹉的育雏期比其他鸟类的育雏期要短些。鹦鹉离娘早,只要喙两侧各长出一朵小黄色绒毛,胸脯能承奶时,就可离开父母自己找食吃,也就是到了学食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幼鸟疾病死亡的严重阶段。在这阶段中,幼鸟的体内还未长好,体质很弱,抗病力差,又离开了有恒温的窝巢,加上刚吃生的食物和青菜,常常发生细菌、病毒以及消化功能不良而引起下痢,严重时发生死亡。所以在幼鸟离娘初期要注意精心饲养管理。
鹦鹉和其他鸟类一样,也有换羽期。换羽期间生长快速,需要更多的营养,在换羽期多喂一些含有脂肪质的食物,如大麦、包麦、油棕、葵花子、小麦、菜籽等。
鹦鹉也需充足的光照。除炎夏之日,可以不受限制地得到光照之外,在其他季节也应有每日3-5小时的光照。
鹦鹉喜爱音乐,在饲养鹦鹉的附近,可以播放一些轻音乐,它不仅会高兴地活动,还会模仿各种乐器的声音。
鹦鹉的寿命很长,从幼年到成年,一般是8年。成鸟寿命长短主要靠后天养护,养护的好可以活几十年。
鹦鹉疾病中最为常见的是胃肠炎。发生胃肠炎主要由两个方面引起:一是被胃肠炎病鸟传染;二是喂养管理不当,受凉引起急性胃肠炎。患胃肠炎后的鹦鹉,主要症状是蹲伏尾张、不鸣叫、抽鼻液、拉稀脏,肠炎重时下黑色的水状稀便,排粪次数增多。治疗胃肠炎以对症治疗为主。一是注射氯霉素,每千克体重20-35毫克,每天1次。可配合口服痢特灵每千克体重3-6毫克。20%敌菌净3-5毫克。也可注射青霉素,每千克体重5万-10万单位。根据不同的症状可配合针剂进行喂服。腹泄的喂痢特灵;腹胀不鸣叫的喂浓鱼肝油,有收敛、消胀的功效;便秘的喂蓖麻油。鹦鹉患球虫病的表现症状是,拉带鲜血的稀便。治疗时,主要是投服磺胺制剂,也可投服克肿星等药物。治疗鹦鹉疾病一般以药物注射为主,剂量可依情况酌情增加。鹦鹉发生疾病时,除药物治疗外,主要是做好护理,做好喂养管理,在病鸟康复期要喂一些鲜嫩的瓜果青菜,以补充养份。如果发生严重下痢,在下痢未控制之前不宜喂生冷饲料,可喂小米等热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