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断指有好处吗?

解江明解江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84年,日本东京大学的小野寺俊夫教授首先成功实施狗断肢再植手术; 2006年1月27日北京同仁医院普外科主任张立勇为一只被砸伤右前爪的狗完成了断指再植手术(见链接), 这是中国首例狗断肢再植术。 在临床实践中人们发现断指(肢)再植术后功能恢复程度与肢体被截除部位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四肢远端因血供较差而较近端不易成活、预后不良。因此临床上多采用离断指体较短且易存活的部位进行再植,即手指断指再植常选用拇指和末节手指,足部断指再植常选用趾末节及第一足趾(俗称脚趾头),这些部位一般称为“指/趾断端”或“断趾”。

不过,在动物实验中,科学家们发现将一些部位的断指移植到另一些部位同样能得到良好的修复效果。例如1993年,小野等人在断指再植的动物模型中发现将犬的指骨断端移植于手掌皮肤缺损区也能成活并得到很好的功能恢复[5],这一结果提示我们有可能在不损伤肢体重要功能的条件下实现更彻底的肢体离断再造,从而能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的运动功能。但是目前这种技术还只是局限在小范围的实验研究阶段,并未应用于临床实践之中。

最近我查阅了相关文献,发现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还是比较多的,现简要介绍如下: 一. 不同肢体远端的断指移植到其他部位后能否成活及其功能如何的问题一直是动物实验研究的中心议题之一。目前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均证实断指移植术后其肢体功能能够得到较好的恢复,其中以断趾移植到手臂或大腿的肢体远端效果最好,而断指移植至膝关节以下的腿部的肢体远端的肢体功能相对最差。如Sakai等人比较了断指移植至臀部(断脐期小鼠臀肌)、小腿(断乳期小鼠胫前肌群)和大腿(断尾期小鼠股四头肌)后肢的运动功能,结果显示只有移至臀部和小腿的运动功能能够达到正常水平,但前者由于疼痛剧烈往往难以长期维持。

二. 目前已有不少学者开始尝试使用异种断指移植至动物身上并进行功能重建的方法来探讨肢体缺失后的功能康复策略,因为该方法避免了同种异体移植所面临的免疫排斥等问题。如Yamada等人采用豚鼠断指移植至小鼠臂部的方法成功实现了该手术的操作,并进一步比较了同种异体移植与异种移植的结果,结果发现虽然两种移植的肢体活动度均能够恢复到80%以上,但在负重和运动速度方面还是异种移植的更好些。同时他们还发现利用断指移植法可以大大提高动物的寿命,平均比对照组动物多活16-20周的时间,这也说明对于肢体残缺的患肢来说保留尽可能多的组织是重要的。 三. 除了以上的断肢再植之外,还有学者尝试将全肢离断后进行肢体再生。这又可分为两种情况讨论:一种是将已完全切除肢体的肢体再生,另一种是将完整肢体制成培养基用于滋养其他器官使之发生移植性增生。这两种方法是不同的,分别代表了肢体再生的两条思路——一种是以自体细胞为主,构建一个微环境使肢体再生;第二种则是以外科技术提供支持,促进肢体生长。

占晨宇占晨宇优质答主

有,以前我们这有个流浪狗,很瘦很小一只,因为一直没有人收养它,就经常啃自己的骨头,然后有一天我给它买来的鸡骨头都啃完了,它在地上转来转到发现手指没了,当时天已经黑了我就没看清它是怎么弄的,后来我发现时就去把它捡起来,它也不咬人,就舔我的脸和手,我把它放在一个盒子里,它就舔着盒子爬到它的窝里去了(窝在我卧室),第二天一大早我去上班的时候,看到它用两个爪子抱着那根手指头在舔,好像还流出了水 不过不是血。现在那只流浪狗已经变成了一只大肥狗,每天都活蹦乱跳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