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肾衰竭如何治疗?
猫肾衰竭,分为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 (一)、急性肾衰竭 1、原因 食物过敏;药物中毒;细菌感染(如葡萄球菌感染);病毒病菌(寄生虫)感染;食物中毒;胰腺炎;低血钾;高血压等都有可能引起急性肾衰竭 2、症状 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尿量减少、无尿,出现水中毒。
另外可能有恶心、呕吐、腹泻、厌食等症状,精神差,身体消瘦,眼窝下陷,皮肤松弛,弹性下降,毛发粗糙无光泽。
3、预防和治疗 首先应该找出导致肾脏损伤的原因,然后去除病因! 治疗原则主要是补液、对症和支持疗法 当出现严重水肿,可以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同时补充电解质,以免发生酸中毒。但需注意,如果体内缺水,可以先不立即大量输液,应先口服补给水分。
如果发生呕吐腹泻,应及时就医,纠正脱水。对于食欲差的猫咪,可以通过留置胃管,直接向胃肠道内灌注营养液的方法来供给营养。
此外还需注意控制血压,防止心脏功能不全而导致的休克。当出现抽搐等现象时,应积极防治继发症的发生。 对已经萎缩的肾脏,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利用肾区热敷、按摩,以及使用超声波、磁共振等方法,来延缓病情进展。
(二)、慢性肾衰竭 多由急性肾衰竭未得到及时治疗而引起。 症状没有明显特异性,多表现为厌食、呕吐、腹泻、虚弱、进行性消瘦、皮肤干燥、毛发干燥无光泽、乱尿(可能是由于膀胱刺激引起的)等等。
化验指标大多提示有氮质血症或尿毒症。 预防慢性肾衰的关键是避免急性肾衰的发生。
一旦诊断为慢性肾衰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减少蛋白质的摄入 不进食含蛋白量过高的食物(例如牛奶、鸡蛋等),少吃加工食品,因为加工过程中会摄入过多的添加剂。
2、限制钠的摄入 肾衰发生时,肾脏无法排出体内多余的钠离子,从而出现钠离子积蓄。因此需严格控制食盐(包括酱油、咸菜等)的摄入,每天不超过0.5g,大约为一个小瓶盖的数量。
3、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 可以适当给予维生素制剂。
4、保持口腔清洁,防治口腔溃疡 由于消化酶缺乏,动物味觉减退,加上疾病影响,猫咪往往会食欲低下,不愿意进食,这时往往会导致营养物质摄入不足,造成抵抗力降低,容易引起消化道及口腔炎症,从而加剧肾功能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