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狗疫苗带狂犬?
目前,我国批准接种的狂犬病疫苗有两大类,一类是接种动物用疫苗,另一类是人用疫苗。 动物用的疫苗主要预防犬瘟热、细小病毒病和狂犬病,人用的疫苗主要是预防脊髓灰质炎、流感、肝炎等传染病。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无论接种何种疫苗,在疫苗接种前后均需充分清洗注射部位,防止疫苗反应;同时注意不要挤压接种部位的针眼,以免出现感染。
对于需要同时注射好几种疫苗的宝宝来说,由于不同疫苗的成分之间有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建议家长们在给宝宝接种疫苗之前,仔细核对接种日期,向医生咨询既往的预防接种史,以便于医生判断是否应暂缓某种疫苗的注射或者采取其他相应措施。
1.卡介苗(BCG) 卡介苗是人工减毒的细菌疫苗,可用于防治儿童结核病,尤其是对婴幼儿肺结核与脑膜炎结核的预防作用明显。但近年来,卡介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保护力显著降低。
2.脊灰灭活疫苗(IPV) 用于预防小儿麻痹症,有效率达95%以上。目前由活疫苗改用灭活的疫苗后,免疫程序为2次/间隔1个月,然后3次/间隔6个月。
3.百白破混合制剂(DPT) 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抗体,有效预防相应的疾病。接种3针剂,第1针在出生满3个月时接种,第2针在7个月龄接种,第3针在18月龄接种。
4.麻风两联疫苗(MCV) MCV是一种减毒麻疹病毒疫苗,接种对象是8个月龄以下的小儿。按0、1、12个月的免疫程序接种后可诱发机体产生持久而强烈的免疫力,以防止小儿麻疹的发病。
5.甲型肝炎疫苗 自1988年甲型肝炎病毒被分离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预防甲型肝炎的有效方法。目前已有的疫苗有三种,分别为灭活疫苗、减毒疫苗和水泡疫苗,均能有效保护幼儿免受甲型肝炎病毒的侵袭。 目前无特效治疗甲型肝炎的药物,患病后需积极进行治疗,否则可能引起严重的肝损伤。
6.乙型肝炎疫苗(HBV) 用于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疫苗获得良好效应的关键在于接种者的免疫系统能否识别和外排已经侵入体内的乙肝病毒。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2、3针疫苗。新生儿接种三剂后,免疫效果可达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