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獒和藏狗有什么区别?
要搞清楚什么是“西藏狗”(注1) 。
在中文互联网里,“西藏狗”是相对于“外国狗”来说的。指代的范围就是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贝加尔湖,以南地区的人饲养的犬类。其中当然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俄罗斯狼青、德国黑背、法国斗牛梗等等,但是也包括一些不太常见或者大家不太熟悉的品种,如图巴托罗犬(Tubaro) 、阿富汗猎犬 和 布拉克塞尔犬 (Bleckesels) 等 。
关于这“一帮子人”的详细列表,可以参考这里 。简言之,这就是古代游牧民族入侵欧亚大陆后带来的新物种之一。它们被这些游牧民族带到欧洲后,又随着他们殖民的脚步传入世界大部分地区,并在那里得以广泛繁殖。 当然,这里面不包括中国。
接下来,再来看看什么是“青藏地区”的狗。 这个概念相对很好理解,指的就是我国青藏高原及其附近地区的家养狗。由于历史原因,这里的居民与外界交流较少,因此这里的狗基本上保留了比较纯粹的本地特性,也就是与外来的“西藏狗”相比,在这里几乎找不到明显的异类基因。
从基因型上来讲,这种本地特性的狗应该属于“纯合”型的,而来自“西藏狗”的混血后代则一般属于“杂合”型。虽然也有例外情况存在,但是这已经是从普遍性上来看的问题了。 有意思的是,尽管这个“青藏地区”的概念看起来似乎比前面所说的“西藏狗”范围更小,但是从生物学意义上看,这两个概念实际上是重合的(除了不包含中国西北地区及蒙古国的狗狗们)。
也就是说,所有所谓的“西藏狗”其实都是“青藏地区”的狗。只是因为历史原因,这两个概念没有重合而已。 当人们在讨论“西藏狗”的时候,其实本质上指代的实际上是这一片“青藏地区”,只不过因为历史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人们已经有了“西藏狗”的概念,并习惯将其称为一个独立的物种群。 所以,严格来说,“西藏狗”和“青藏地区”的狗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两者之间的差异,大概只有3%左右,且大部分是遗传突变导致的。
有研究分析了65个不同地域的柴犬群体,发现它们的基因组差异不到2%,而且绝大多数是没有蛋白质编码功能的基因。 那么,那些看起来好像是有显著地域特征的狗狗们,如拉不拉多犬(金毛犬)、阿拉斯加雪橇犬、伯恩山犬 和 西高地白梗 等等,难道不是“西藏狗”吗?!当然不是,它们是。或者说,它们都是“西藏狗”或者说是“青藏地区”的狗。只不过因为人类选育或者其他原因,它们变得和我们之前提到的那些“纯合”狗略有不同,即形成了我们肉眼可以识别的形态上的差别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