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的血统怎么回事?
简单地说,“血统”就是某物种的祖先。 比如,你家里养了一缸子金鱼,一缸子金鱼都是同一个爸爸妈妈,同一窝鱼宝宝,这缸鱼都是“血统”清晰的金鱼。
而如果你从国外带回来一只乌龟,你是不知道这只乌龟的祖先是谁的,因为龟是卵生的,无法像鱼类一样追踪到它的祖先。所以,这种没有“血统”追溯的乌龟,在宠物眼里,和土狗差不多。 但是,如果你养了只小狗,你能知道它祖先是谁,爹妈是谁。
因为这个小家伙有“血统”可查,这是人类社会给狗打造的“身份标识”之一(另外几个是人用语言给狗命名的,比如说狼狗、京巴等;用人创造的符号代表狗的,如号码、芯片)。有血统证明的狗子,就像人类社会有了身份的人,他的衣食住行都会有个高起点,最后形成“阶层分化”——当然,在自然界,这是不会出现的,但是人类社会的自然性越来越差,最终形成“社会性演化”。
于是就有了“纯种”“杂种”之分了——这两种类型实际上是由繁殖时的选育方向决定的。“杂交”也有优势,但是,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来,并且必须通过连续几代的杂交繁育才能实现,因此表现不是非常明显。 纯种犬就是由单一父本或母本繁殖的后代,一般颜色、体型、性格比较接近,易于识别。
混种犬就是由不同来源的公母犬配种的犬类,一般颜色、体型、性格较难统一,不易识别。 但是,现在人们提到的“血统”概念已经超出了这个范畴。
比如有人花了很大代价买了一个赛级犬的后代,但是他未必能从这个犬身上看到任何赛级的基因,因为这个品种赛级的标准是一代又一代人不断选育出来的。
不过,虽然这个犬本身不能参赛,但是它可以继承一些父辈娘辈的优势基因,通过杂交的方式传递给下一代,从而使整个族群向赛级犬的方向发展。这样,虽然没有直接赋予这个犬比赛资格,但实际上起到了提高整体素质的作用——“血统”在这的时候就是一个“文化标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