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拔耳毛粉怎么使用?
为下面的文章标题写一篇中等长度的作文,要求:
内容:我有一只很小的白色宠物狗,它毛茸茸的,很可爱。我非常喜欢它,它也喜欢我。但是,我发现了它一个毛病,每当它看到我打扮漂亮时,它就会叫,而且叫得特别大声,好像在骂我似的。我挺奇怪的,便问妈妈,妈妈笑了笑,让我看下面的文章。
文章讲了一位女士,她有着非常强烈的虚荣心,她很喜欢打扮,但却不经常洗衣服,衣服上有一股很难闻的味道。她认为,她这么打扮,是让“家庭”更和谐。她每次出门前,都要照很长时间镜子,戴上很漂亮的高级珠宝,穿上高跟鞋,还让狗陪她一起出去。她让狗穿上鞋,擦上鞋油,戴上耳环,还往狗的耳朵上剪很漂亮的彩带。当这位女士和狗一起出门时,别人都会停下来,很羡慕的眼光看着她们俩。这位女士觉得,很值得,她让狗比她更引人注目。这种虚荣的心理慢慢的在狗的身上体现了出来。文章中还提到,这位女士为了让狗更能衬托出她的美丽,从不在外面给狗喂东西吃,只让他喝水。而人们为了突出人的“高贵”,便不给狗喝水,还威胁说,如果再不给水,就把你杀了呢!在这位女士的精心装扮和“关爱”之下,这只狗的眼睛变成了蓝色,牙齿变成了黄色,耳朵也渐渐变大,毛变厚了,尾巴也变粗了。
看完这篇文章,我恍然大悟,我明白了妈妈为什么让我看这篇文章。原来,人的虚荣心也会影响到动物啊!我还知道,人的很多心理活动都可以在动物身上体现出来。例如,有的母亲会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希望儿子有出息,将来能光耀门楣,这在心理学上叫做“补偿心理”。有的孩子对学习成绩差的同学故意欺负,在心理学上属于“优越心理”。有的父母要求子女过分严厉,反而使子女产生逆反心理,这是一种“苛求心理”。还有,有的父母给孩子更多东西,让孩子养成不劳动的习惯,形成“懒惰心理”。孩子看到别的孩子有自己的理想而自己没有理想时会产生心理上的空虚,因而产生从众心理;孩子不愿与成绩差的学生玩,是出于虚荣心理;孩子不愿对家长诉苦,是“追求完满心理”在作怪;孩子害怕家长惩罚而谎称没有偷窃,是“防卫心理”在作祟……
通过这篇文章,我还学会了如何看人的心理:
假如你看到一个人非常爱猫,那么,很有可能,他是一个细心、周到的人;假如你看到一个人非常恨狗,那么,很有可能,他是一个性情粗暴、对人不敬的人。
假如你看到一个人对狗很溺爱,那他很可能是一个爱攀比、内心比较空虚的人,或者,他是一个不关心、不喜欢自己的孩子的人。
假如你看到一个人对猫很严厉,那他很可能是一个工作认真、办事准则的人,或者,他是一个很喜爱孩子,愿意为孩子付出的人。
其实,我们有时候看到人做一些事情就可以猜测到他的心理活动:当一个人帮助别人时,他的心理会得到安慰;当一个人偷窃别人的物品时,他的心理会得到满足;当一个人骂自己的孩子时,他的心理会很悲伤;当一个人看到别人和自己一样有理想时,他的心理会很欣慰;当一个人故意损坏别人的东西时,他的心理会得到快感;当一个人说谎话时,他的心理会舒畅;当一个人对动物很好时,他的内心不会虚伪;当一个人以侮辱别人为乐趣时,他的心理很狂躁;当一个人看到别人的孩子在愉快玩耍时,他的心理很痛苦。
我学会了看人的心理活动,那么,我也能猜到一些动物的心理活动了。